苏轼《汲江煎茶》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

苏轼《汲江煎茶》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赏析,是由经典国学堂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①,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②长短更。

注:①雪乳:茶细白,水煎时所呈色象。脚:茶脚。②荒城:指今海南省儋州。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描写细致,绘影绘声,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从取水、烹茶、斟茶等描写,可以看出诗人情趣高雅;②从“坐听”“长短更”可以看出作者夜晚是孤寂的。(抓住关键词语,每一点2分,共4分。)
2.①这首诗注重细节描写,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②在描写过程中,既有“贮月”“雪乳”这样的视觉享受,也有“松风”这样的听觉感触,绘影绘声,形象生动展现了汲水、煎茶的整个过程。
     (抓住“绘影绘声”,即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以描绘,每一点2分,共4分。)

赏析: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OO),苏轼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
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本篇内容由经典国学堂 jiajuguan.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经典国学堂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