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拟古(其七)》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翻译赏析,是由经典国学堂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开头两句写出了春天黄昏的美景:天空晴朗、春风和煦、暖意袭人。为后面佳人的出场和感叹烘托了氛围,做了铺垫。(4分)
(2)最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析。(4分)
答:作者通过佳人之口,表达了对美景易逝、盛年难再的感慨。前两句借“云间月”“月中华”两种自然景物,形象地表明世间美好事物不会永驻;后两句直抒胸臆,用“岂无”“当如何”等词语,表现诗人对岁月不待、人生易老的无限感慨。(4分)
3.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却显得新鲜有味。试结合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熙的特点,又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构画出一幅春意融融、沁人心脾的浴风图。
4.“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冷语刺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句中的“刺骨”之痛。
【参考答案】“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发了华年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这种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喟叹让人有刺骨之痛。(意思对即可)
二
1.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为什么却显得新鲜有味?(6分)
2.请你简析“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分)
参考答案
1. 扇,shān,动词,摇动扇子加速空气流动,(1分)春风摇动扇子把微微的暖意一阵一阵送来;(1分)“扇”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煦的特点,(1分)又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1分)传达出心旷神怡之感,(1分)读来格外亲切,显得新鲜有味。
2.“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2分)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发好景不长、华年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3分)
【注释】
①扇:用作动词,吹动。扇微和:春风吹拂,天气微暖。
②佳人:美人。美清夜:爱清夜。达曙:到天明。酣:酒足气振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美人喜欢这清静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
③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辞。持此:仗着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动人。这两句是说美人唱完歌便长声叹息,这首歌极其动人。
④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
⑤一时好:一时之美好。指“云间月”圆而又缺,“叶中花”开而复凋。这句和下句是说月和花美在一时,不能长久。
【参考译文】
日暮长天无纤云,春风微送气温和。佳人喜爱清澄夜,到晓酒酣欢唱歌。歌罢凄然长叹息,此情此景感伤多。皎洁明月在云间,绿叶之中鲜艳花。虽有一时风景好,好景不长当奈何!
【赏析】
这首诗拟的是古代那些表现“美人迟暮”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古诗”中有,不过,对照起来,拟的更像曹植的《杂诗》“南国有佳人”之类。
诗写的是佳人在春天的一个“日暮”和“清夜”的感触。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万里无云,显得何等澄澈;春风把微微的暖意一阵一阵地送来,叫人感到多么舒适。
面对如此景色,自然使人为之心旷神怡,而春风又似乎对人特别有情,殷勤地传布着“微和”,显得人情物态极为融洽。“日暮天无云”,即目生情,出语清新自然,“春风扇微和”,“扇”的拟人,“微”字的体贴,都富于情意。这是“日暮”。“清夜”的景色又将如何呢?天色、暖意当亦如之,而后面又补写了“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显出更是花好月明,景色就更加迷人了。“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佳人喜爱这清夜,彻夜酣饮,唱歌直到天明。“佳人”,美人,富于青春活力的女子,面对如此的良辰美景,自然激发了她的生活热情,激发了她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她的“酣且歌”,是对春景的陶醉,也是对人生的陶醉。上面的写景抒情,写日暮景包含清夜景,而“美清夜”又暗含日暮,清夜景又见于后幅,用笔错落互见,不同于靖节惯常的平叙,赏者当有会于心。
后幅是乐极悲来。“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竟”者歌终也,“持此”犹得此、对此之意。大凡人们面对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爱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胜,但转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几时?佳人还会想到:自己的芳华又能保持多久?芳颜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赏识?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种种复杂意绪,“此”即良辰美景之谓也。下面四句或谓即佳人歌唱之辞,而理解为歌竟时的自言自语(即叹息之词)似更贴切。状“月”前用“皎皎”,又以云来烘托;状“华(花)”用“灼灼”形容,又衬以绿叶。这是多么美好,真是花月交辉啊。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虑。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话语似不甚峻切,内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轻的。曹植“南国有佳人”后幅是:“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作者代佳人说出心中的苦悲,这里是以佳人之口自传心曲,益显意深情婉。
这首诗也是一篇寓言体作品,“佳人”显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诗中“美人迟暮”之感,正见出他某种用世之情。组诗《拟古》作于靖节晚岁,这可见作者身处易代之时,也并未忘怀世事,失去生活的热力。钟嵘在《诗品》中举此诗以为别调,评云:“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认为此诗不是一般的“田家语”,也就是说它似乎别有寄托;认为此诗并非“质直”,而是辞采华美,这在靖节诗中确不多见。写“佳人”云云,全部陶诗一百二十多首,也只有这一篇。至于方东树说此诗“情景交融,盛唐人所自出”(《昭昧詹言》),正可作“风华清靡”一语的注脚。
本篇内容由经典国学堂 jiajuguan.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经典国学堂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