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送李端》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赏析

卢纶《送李端》诗词阅读标准答案附赏析,是由经典国学堂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词语解释】
故关:故乡。
少孤:从小就成了孤儿。
相向:相对。
风尘:纷乱的世境。

(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写送别,不同于一般的赠别诗,请结合颈联,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4分)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1分)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颔联继续以“寒云”“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揭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堪悲;尾联以“掩泪”“空相向”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以期待再会的问句将笔锋转向遥遥不可知的未来,抒写悲伤的送别之情,余波不尽,耐人寻味。(3分)
(2)(4分)这首诗的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1分)“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加上人生“多难”,知音绝少(“识君迟”),(1分)诗人感叹的就不只是个人身世的飘零,而更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揭示出送别的深层社会原因,已超越了写一般的离别之情,感情沉郁。(2分)

3、有人说,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基调的评价。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古多情伤离别,本诗以“悲”字统领全文自然言之有理。首联第二句直言离别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颔联描写了一幅严寒送别图,淡雅中有几分沉郁,暗含其“悲”;颈联回忆往事身世,更见其“悲”;尾联也收束在“悲”字之上。
参考答案:
同意。(第一小问)本诗以一个“悲”字统领全文:首联写送别环境,直击“悲”字;颔联又写送别,抒依依不舍之情,“寒云”“暮雪”紧扣“悲”字;颈联回忆往事,感喟身世,更显其“悲”。少孤漂泊,知音难求,刚遇知己,却又要别离,能无悲乎!尾联写故人远走,只盼早日相见,可风尘纷扰,何时才能相见?前途一片茫然,仍“悲”情不断。(具体分析)总之,全诗将惜别、孤寂、感时伤怀复杂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悲凉。(总述)


4前两联写了哪些自然物象?描写了怎样的环境?(6分)
5后两联透露出怎样的社会状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5分)
参考答案:
4.(6分)自然物象有衰草、寒云、暮雪。(3分)荒凉、寒冷、白雪茫茫。(3分)
5.(5分)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2分)为不幸身世而伤感,为“识君迟”而深感遗憾,为别离而痛苦难受。(3分)

二:
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6分)
2.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悲”为其关键。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是如何体现的。(5分)
3.诗歌前四句营造了具有怎样特点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答案:
1.(6分)故人渐行渐远,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留在旷野的只剩下自己,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我迈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3分)诗人描写的是一幅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1分)并于此表达出与友人告别时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2分)
2.(5分)首联交待送别时的环境,枯草寒风,友人别离,“悲”油然而生(同时由此确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起到提挈全篇的作用);(1分)颔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寒云”“暮雪”尤其渲染了悲情;(1分)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表现了诗人深藏内心的身世之“悲”(与前面的惜别、伤怀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的高潮);(1分)尾联写到别离本不胜伤怀,想到身处战乱,与友人后会无期,“悲”更不自胜,以“悲”作结;(1分)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1分)
3.诗歌前四句营造了一种苍凉萧瑟的意境(2分)。诗人送别友人时,故乡衰草遍地、四野苍茫、寒云笼罩、暮雪纷飞,这些景象都给人以苍凉萧瑟之感(3分)。

三:
(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                                                                                         
(3)诗人“掩泪空相向”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4)试简析“少孤为客 早,多难识君迟”一句中“早”“迟”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5)试分析首联中“悲”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阴冷,凄清。悲凉,孤寂。
别时“寒云”“暮雪”,景物阴冷,凄清。友人伴寒云而去,诗人踏暮雪而归,心情悲凉,孤寂。意思相近即可。
(2)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
答出一点得1 分,“孤”答为孤儿亦可。
(3)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空”意为徒然,徒然伤悲1 分,相见无期1 分。意思对即可。
(4)“早”说明诗人人生少孤很是不幸,又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迟”字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之感融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感情的高潮。此二字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增强了悲凉回荡之感。
(5)“悲”字是全诗的线索。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以“衰草”落笔,凄凉的景象充满悲凉的意味;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寒云”二字下笔沉重,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心境;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少孤”“多难”仍紧扣一个悲字;第四联收束全诗,“掩泪”“风尘”仍归结到“悲”字上。

四:
【1】试赏析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之境。(3分)
【2】“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联系全诗分析诗人之“悲”。(4分)
参考答案
【1】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写友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阴云密布,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诗人驻足目送,归来时已是暮雪霏霏。(1分)渲染出无限阴冷凄凉的环境气氛。(1分)烘托主客别离时依依惜别时的悲凉之情。(1分)
【2】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感伤;②送别友人之悲:与友人离别,直言“正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更写出彼此的思念;③自伤身世之悲:“少孤为客早”挟持了作者少年失亲,背井离乡的孤独与哀伤;④社会动乱之悲:“风尘何处期”写出了因社会动荡,与有人相见无期的痛苦。

五:
1.颔联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2. 本诗的诗眼是“悲”字,围绕“悲”字,诗中写了哪几种悲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3.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寒云”“暮雪”,写环境的阴冷,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凄冷悲伤之情;(2分)
②烘托,“寒云”伴着友人而去,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悲凉心境;“暮雪”伴着诗人而归,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后回家时的孤独悲伤之感。(3分)
2.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3. (1)首联和颔联,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烘托),借“哀草遍地的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路”、“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
(2)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友人相识恨晚、友情深厚、依依不舍的神情。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E.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D(C应为感叹自己,3分D“委婉含蓄”错,应为“直率明白”,2分)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表达能力。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赏析: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前两联写诗人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从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相识太晚,如今一别,深感在这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
故乡衰草,寒云暮雪,阴郁笼罩,这些描写把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衬得凄楚悲切。全诗情文并茂,哀婉感人。

本篇内容由经典国学堂 jiajuguan.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经典国学堂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