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
芙蓉并蒂 一心连 花侵槅子 眼应穿
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山头桃花 谷底杏 两花窈窕 遥相映
平平平平竹枝仄仄仄女儿 韵仄平仄仄竹枝平平仄女儿 韵
此首用仄韵。
门前春水 白蘋花 岸上无人 小艇斜 商女经过 江欲暮 散抛残食
平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仄仄平平竹枝仄仄平女儿 韵平仄平平竹枝平仄仄女儿 句仄平平仄竹枝
此词较皇甫松词多两句。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此独谐婉,且每句有和声。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元代。李元圭。 郎去远过江上山,望郎江上几时还。只怕郎归不相识,湖边日日照容颜。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元代。李元圭。 三月湖边花正开,江边望船郎未回。燕子来时春又去,心酸不待吃青梅。
竹枝歌六首 其一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江南十月如春晖,不知北土霜霰霏。揽屿亭前橙荐酒,瑶□岭上汗沾衣。
竹枝歌六首 其二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容城洞口朝雨霾,江心寺下早潮回。永嘉山水自好在,永嘉过客不重来。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此去京城五千里,川途修阻万山峨。好山好水且消遣,欲说离愁将奈何。
竹枝歌六首 其四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思远楼前罢登眺,华盖峰下好吟哦。东瓯舟子趁潮去,棹讴不似竹枝歌。
竹枝歌六首 其五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山头小雨云如衣,山下白烟是□炊。永嘉上流无驿路,永嘉舟中宜赋诗。
竹枝歌六首 其六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元代。宋褧。 石如鹅卵水如玉,安溪戈□清有馀。我侬舟中多乐事,坐□看□□□□。
竹枝歌二首 其一 自遵化县还京途中作至治三年春。元代。宋褧。 五里河边修禊时,犊车载得细君归。河边柳色迎草色,山云结雨行人稀。
竹枝歌三首 其一 送余德辉还池州。元代。宋褧。 春城客子酒著颜,迢迢秋浦是乡关。江风海月棹歌去,南寻李白何日还。
竹枝歌二首 其二 自遵化县还京途中作至治三年春。元代。宋褧。 野春平碧生暖烟,虹桥南畔沙漫天。潞阳河上见酒旆,直下复有钓鱼船。
竹枝歌三首 其二 送余德辉还池州。元代。宋褧。 沙渚青青芳草茁,梅根潮落蒲帆发。江头少妇卜金钱,行人归来有华发。
竹枝歌三首 其三 送余德辉还池州。元代。宋褧。 江东酒船可拍浮,江东女儿娇且羞。况复春江花月夜,吴侬还向个中留。
竹枝歌四首 其一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 城南城北雪不消,城门道东无柳条。我侬相别无可赠,学取楚语作歌谣。
竹枝歌四首 其三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 南是长江北是淮,中间独坐吟高斋。有书不报朝贵客,有梦不忆长安街。
竹枝歌四首 其二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 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竹枝歌四首 其四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元代。宋褧。 往年泛舟扬使旌,七月八月江水清。秋江亭上好风月,莫怪我侬忘寄声。
竹枝歌三首 其一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元代。宋褧。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竹枝歌三首 其二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元代。宋褧。 菜花一尺篱门开,栗留声断斑鸠来。舍南青苗没人插,郎在黔中何日回。
竹枝歌三首 其三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元代。宋褧。 东山日赤云气昏,河姑劝我莫出门。持筐采得桑叶满,直到阻雨溪南村。
和西湖竹枝词。元代。高克礼。 第四桥头第一湾,看鱼直上玉泉山。大鱼已逐龙飞去,留得当年旧赐环。
姑苏竹枝词。元代。陈秀民。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