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按《刘禹锡集》,与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叙云:“《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但刘、白词俱无和声,今以皇甫松、孙光宪词作谱,以有和声也。
芙蓉并蒂 一心连 花侵槅子 眼应穿
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平平仄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
《尊前集》载皇甫松《竹枝》词六首,皆两句体,平韵者五,仄韵者一。每句第二字俱用平声,馀字平仄不拘。所注“竹枝”、“女儿”,“枝”、“儿”叶韵,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之有“举棹”、“年少”也。按古乐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声。如《江南曲》和云:“阳春路,时使佳人度。”《龙笛曲》和云:“江南弄,真龙下翔凤。”《采莲曲》和云:“采莲归,渌水好沾衣。”亦各叶韵。此其遗意耳。
山头桃花 谷底杏 两花窈窕 遥相映
平平平平竹枝仄仄仄女儿 韵仄平仄仄竹枝平平仄女儿 韵
此首用仄韵。
门前春水 白蘋花 岸上无人 小艇斜 商女经过 江欲暮 散抛残食
平平平仄竹枝仄平平女儿 韵仄仄平平竹枝仄仄平女儿 韵平仄平平竹枝平仄仄女儿 句仄平平仄竹枝
此词较皇甫松词多两句。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此独谐婉,且每句有和声。
"海乡竹枝歌(四首)。元代。杨维桢。 门前海坍到竹篱,阶头腥臊蟛子肥。哑子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
江上竹枝辞 其四。清代。姚鼐。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一。清代。林则徐。 别谙拔耳教初开,曾向中华款塞来。和卓运终三十世,天朝辟地置轮台。
竹枝歌。宋代。苏辙。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次韵杨佥判室中竹枝。。项安世。 懒龙入户养慵枝,罢听风雷却听诗。头角不争云雨会,精神如畏雪霜欺。莫教画手流传去,生怕时人取次知。此腹可怜终不负,琅玕朝暮为君披。
长沙竹枝歌(十首)。明代。李东阳。 马殷宫前红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台湾竹枝词 其三。清代。丘逢甲。 鼾睡他人未肯容,开山新议达宸衷。荒山逐渐开硗确,草草何能便浚封。
秋光恰过中分好。杯滟人双照。忽看身堕碧琉璃。一霎虹芒四合捧虞姬。
兰回竹笑拚垂手。帐外雄风走。楚台轻泪剪湘妃。那便江东歌舞出重围。
虞美人 乙丑九秋,饮集西园,雪伶燕琴演虞姬舞剑剧。竹枝交雨,兰锋眩春,仿佛其度。清代。程颂万。 秋光恰过中分好。杯滟人双照。忽看身堕碧琉璃。一霎虹芒四合捧虞姬。兰回竹笑拚垂手。帐外雄风走。楚台轻泪剪湘妃。那便江东歌舞出重围。
三畏轩竹枝词 其十二。。卓肇昌。 想像清光月影寒,幽怀日窄带应宽。弃襦未了书生债,背立閒庭漏已残。
台湾竹枝词 其十五。清代。丘逢甲。 为怜归燕一开门,斜日红棉易断魂。燕子自双人自独,此情消得几黄昏。
成都竹枝词 其三。近现代。陈仁德。 横斜里巷桌球台,游戏萤屏电子街。痛惜孩童功课废,一心扑到此中来。
道中戏效竹枝。明代。杨士奇。 敕下行营严号令,官军不敢犯秋毫。民间尚未知恩旨,关闭柴门个个牢。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明代。王绂。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台湾竹枝词 其三。清代。谢金銮。 水仙宫外近黄昏,迤北斜看第几鲲。潮信来特沙卤白,乱星渔火簇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