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及试题解答(下)

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及试题解答(下),是由经典国学堂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                         把握意象:
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六、回归教材
(一)、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二)、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三)、《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四)、《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五)、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七、真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      简要概括这首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
①     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分)
②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不一致。(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本篇内容由经典国学堂 jiajuguan.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经典国学堂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