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诗词阅读标准答案及全诗赏析,是由经典国学堂从海量的中小学考试试题中精选而来,为广大师生和诗词爱好者提供标准答案和翻译解析。以下为正文内容。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唐)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①,便教莺语太丁宁。
①造次:鲁莽,轻率。
(1)本诗的诗眼是
(2分)
(2)这首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仇兆鳌评论此诗说:“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仇兆鳌的评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中的“客愁”是诗眼。答“愁”也可。
(2)由“客愁”可以感受到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虽然生活暂得安宁,但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心理的沉醉迷茫而不能自拔。这是诗人“失意”之处。(2分)第二句中,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扰人心绪!三四两句继续写春色的“深造次”:匆急地催遣花开,命令莺啼频频。望江亭春色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3分)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1分)
【评分要点】考生应紧扣“人在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中的“失意”“春色”“无赖”三个词语,联系诗句的具体内容详细解析和作答,还要求能指出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解析“失意”,解析“春色”,“无赖”5分,表达手法和效果1分。(大意如此即可。)
赏析:
《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二: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注],便教莺语太丁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造次:匆忙,仓促。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加倍地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或说不用,《春》诗中“花”“鸟”与诗人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的无情反衬出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中的“愁不醒”。(或说同中有异。答题中要摆出观点,加以阐述。)
本篇内容由经典国学堂 jiajuguan.com 为您整理。如果觉得文章对您学习考试有帮助,欢迎把经典国学堂推荐给更多的古文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