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月

减字木兰花·春月朗读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展开阅读全文 ∨

减字木兰花·春月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祐七年(1092),苏轼知守颍州时。一年春夜,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王夫人对苏轼说:“春月色胜于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不邀几个朋友来,饮此花下。”听了夫人的话,苏轼十分高兴。于是,便邀来几位朋友,在梅花树下饮酒赏月,并取王夫人的语意,填写了这首《减字木兰花》。

参考资料:

1、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237

2、徐潜.《中国掌故大观》.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15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58)

猜你喜欢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1)

吏部能开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宫春。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

(0)

梦断霓裳阕,是天风、忽然吹下,广寒宫阙。银浦流云三万顷,误了两番游历。

问灵药、偷来何益?青女素娥齐掩泣,痛文箫、不上神仙籍。

(2)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0)

淮王昔下江南城,万灶兵拥双霓旌。

锦裘绣帽白玉带,金戈铁马红鞶缨。

(1)

难泯同胞好,每因长舌疏。

若能谐妇姒,九世可同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