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赋山居七夕。唐代。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忆远曲。唐代。元稹。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饭。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一家尽是郎腹心,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养儿将备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十五。明代。释函是。 菊花开灿烂,溪水日潺湲。不睹黄云暗,焉知白露繁。稻粱迟社燕,茗盌对山村。回首成衰迈,还应望石门。
绍兴中与陈鲁山王季夷从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宋代。陆游。 重楼杰阁倚虚空,红日苍烟正郁葱。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人生真与梦何挍,我辈故应情所锺。泪渍清诗却回棹,不眠一夜听鸣蛩。
过天台。宋代。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自题墨竹图。。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