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行露。两汉。佚名。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厌浥(yì yì益益):潮湿。行(háng),道路。
谓: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与下文的“谁谓”的“谓”意不同;一说奈何。
角(jiǎo旧读jué):鸟喙。
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
速:招,致。狱:案件、官司。
家: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一说婆家。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
墉(yōng拥):墙。
讼:诉讼。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4页
这首诗的主题背景,从古至今,聚讼纷纭。余冠英《诗经选》认为是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的家长对企图以打官司逼娶其女的强横男子的答复。现代学者昝亮认为余冠英的观点比较接近此诗原意,但诗中的主人公应是那位女子。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32-34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35
送严藕渔宫允还梁溪 其二。清代。屈大均。 珥笔蓬莱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莫恨蛾眉短,须愁兰佩馨。金螭东畔立,可许一沉冥。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 金城十仞据阳池,三镇高扃死不随。自是天恩浃肌髓,不关左衽限戎夷。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四。。弘历。 必告慈宁晓问安,延缘桂棹溯游澜。黍芃麦秀香风里,缥缈西池直北看。
与赵梦麟诸人游甘露寺。明代。李东阳。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淮浦树来江口断,金陵潮落海门空。关书未报三边捷,万里中原一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