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

辽西作朗读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译文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

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

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

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

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

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注释

辽西作:《河岳英灵集》、《唐诗纪事》均作《辽西》。辽西,古郡名,战国燕置,隋唐已废,这里指辽河流域西部地区,唐代在此设置平卢节度使。

燕郊:指辽西。辽西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国边区,故称。芳岁:即百花盛开的季节,指春季。

残雪:残存的积雪。

合:即长满,遍布。

辽阳:指辽水北岸地区。春水生:指四月份辽水上游地区积雪融化,形成辽河的春汛。

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

日:即天天。

沙虚:指沙土不结实。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一作“金甲”。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谁为成:意即谁来做,一作“与谁成”,又一作“谁与成”。

洛阳使:指前往洛阳的使者。

边塞:一作“边戍”。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

辽西作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初年。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

崔颢朗读
()

猜你喜欢

束书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药与淬蘸。

十载伏髹几,剥处泽可鉴。两袖月补缀,布褐色为俭。

()

筹边无它长,幸此岁有秋。

吏无打门宣,民无失业忧。

()
崔荣江

岁渐黄昏发渐疏,心田荒却忍轻锄。无凭竖亥量山海,且仗陈玄写陋书。

鱼种方塘花种院,烛明长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闲情味,笑说陶公或不如。

()

为赋初衣愧不才,宁云几动见几回。起家忠谏劳天语,一字千金换不来。

()

一波才动众波随,汩没尘寰几个知。

突兀须弥横宇宙,纵横妙用更由谁。

()

少年场屋苦奔波,每对书檠读不多。

三十年来书好读,可邻老眼费摩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