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的诗文(180篇)

(2)

轶事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陈三立不但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

  湖南维新

  早年襄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维新变法,提倡新学。在湖南辅佐父亲推行新政,在整顿吏治、革新文化教育,罗致维新人才等方面,陈三立多所赞划,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四人一起被称为“维新四公子”。

  同光体诗人

  “同光体”是近代闽派、赣派等各种诗派的总称。“戊戌变法”后一心致力于诗,写出《渡湖至吴城》、《城北道上》、《园居看微雪》等多部优秀作品,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人物生平

展开阅读全文 ∨

亡命叠为文酒会,飞笺截句列长筵。坐乾涕泪娱酣战,归狎烟波又换年。

湖海相望聊示疾,梦魂不灭与攀天。飘山坠叶穿疮雁,星底谁窥访衲船。

(0)

牵瘵闭幽栖,学诵阙章句。荡寐艳阳辰,桃柳乱红翠。

佳人移京口,调笑蔼嘉会。拥醉飏轻舠,衫袂入融吹。

(0)

灵窟负花辰,梦痕涴层叠。荏苒春复还,僧约乃如谍。

提携缺望俦,轻车骋蹀躞。驰道拥奇峰,晴郊明新叶。

(0)

江海逢迎盖世翁,十年长我气如虹。独怜夙夜回天愿,移诵尪羸续命功。

不朽扬云垂绝业,扶倾宗泽郁孤忠。列仙儒视人伦表,绰约飘髯酒颊红。

(0)

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一水盈盈情脉脉,有人扶杖立斜阳。

(0)

盛秋故侣临湖壖,邀观十里传馨桂。岩峦回复烟岚消,一径交花满晴吹。

坟头两株异枝干,葳蕤丹蕊璎珞细。止箯仰面眩眼目,光景醉人尤物最。

(0)